首页 > 诗文 > 陈子昂的诗 > 白帝城怀古

白帝城怀古

[唐代]:陈子昂

日落沧江晚,停桡问土风。

城临巴子国,台没汉王宫。

荒服仍周甸,深山尚禹功。

岩悬青壁断,地险碧流通。

古木生云际,归帆出雾中。

川途去无限,客思坐何穷。

白帝城怀古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夕阳隐没苍茫的江水,天色已晚,停船探问当地乡俗土风。

城楼面临着古代的子爵巴国,高台乃是那湮没的蜀汉王宫。

这荒远地区仍属周朝的领域,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丰功。

山岩陡峭好像青青墙壁中断,地势险峻下临清碧江水流通。

高大的古树挺立在白云边上,归来的船帆出现在浓浓雾中。

水行的旅途一去便无限遥远,旅客的愁思因此更无尽无穷。

注释

白帝城:遗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,为东汉初公孙述所筑。

沧江:泛指江水。

土风:乡土歌谣或乐曲。

巴子国:古国名。

汉王宫:指永安宫,蜀汉先主刘备卒于此。

周甸:周朝甸服之国,意指周朝的领域。

禹功:指夏禹治水的功绩。

青壁:青色的山壁。

古木:一作“古树”。云际:云中。言其高远。

坐:因为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216

2、王 岚.陈子昂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4:72-73

白帝城怀古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当作于唐高宗调露元年(公元679年)陈子昂初次出蜀沿长江泛舟而下的连续行程中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 岚.陈子昂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4:72-73

白帝城怀古鉴赏

  根据诗题,此诗应为怀古诗,其实称之以“旅游诗”可能更恰当。此诗描写了这位年轻的西部人第一次进入中国中心区域(虽然仅在南方边缘)的旅程。他不断地回顾“巴”(四川),细心地寻访“周甸”(不包括四川),寻访“禹功”所覆盖的地区。他反复提到那些广泛的地理名称,仿佛这些名称本身就具有某种神奇的意义。他为这些地区的历史和古迹所倾倒。他在白帝城怀古,所缅怀的既不是历史事件,也不是盛衰过程,而是集中于与中国文化的中心区域相联系的古迹本身。

  由怀古而产生的忧伤很容易转换成孤独及思乡的情绪。与较老练诗人的修辞练习不同,陈子昂这首诗更多地与情绪的激发有关,而不是与技巧有关。他的旅行诗并不像王勃、卢照邻、骆宾王的同类诗,而更接近李百药的诗。诗中对句的排列比王勃、卢照邻的诗较不板滞。他的风格离开骆宾王的风格更远。骆宾王的怀古旅行诗用了高度矫饰的语言,即使最真诚的感情也会黯然失色,从而彻底破坏诗的情调。

  陈子昂描写自然景物的对偶句不似上官仪那样复杂,可是在这首诗中,这些对句也一铺到底,破坏了诗篇的流畅。此外,诗人还隐喻性地运用动词描写直观景象,表现了宫廷诗的一定影响。

陈子昂简介

唐代·陈子昂的简介

陈子昂

陈子昂(约公元661~公元702),唐代文学家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字伯玉,汉族,梓州射洪(今属四川)人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为陈拾遗。光宅进士,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、右拾遗。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,忧愤而死。其存诗共100多首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《感遇》诗38首,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。

...〔 ► 陈子昂的诗(167篇)

猜你喜欢

宋氏五女(若芬五女:若华、若昭、若伦、若

唐代王建

五女誓终养,贞孝内自持。兔丝自萦纡,不上青松枝。

晨昏在亲傍,闲则读书诗。自得圣人心,不因儒者知。

寄匡山人

元代陈基

早春相见又经秋,秋水迢迢阻泛舟。

每见玉山问消息,荔浆何日寄江楼?

偕容瞻公同年北上漫兴

明代陈慧嶪

雀舫翩翩发大江,江干瑞霭晓行幢。文章似锦裳堪补,意气如虹鼎并扛。

万里浪头鳌驾六,五云天际凤飞双。与君共挟芙蓉锷,一扫群英力尽降。

次韵张仲文雪中见寄

元代叶颙

万境无声玉宇空,江山晃耀失西东。溶溶不夜梨花月,衮衮长春柳絮风。

儿女浅斟金帐酒,英雄方建铁城功。池边鹅鸭休惊扰,恐混军声耳为聋。

皖江舟中

清代陶士契

廓落湘中客,羁迟皖水偏。江鸣孤棹雨,云乱远村烟。

壮志惭浮梗,名场笑聚膻。半生行止事,回首意茫然。

晓发

唐代唐求

旅馆候天曙,整车趋远程。几处晓钟断,半桥残月明。
沙上鸟犹在,渡头人未行。去去古时道,马嘶三两声。